医务社工服务缩影:凭着爱,定有出路

2021-12-10 15:32

医务社工服务故事,再获刊登!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是国内唯一医学人文期刊,由国家卫计委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旨在促进医学人文精神提升,弘扬仁爱、友善、乐于助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和谐医患关系,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微信图片_20211210153345.jpg

北达博雅在番禺区妇幼保健院(何贤纪念医院)的医务社工服务项目,是继省医项目、南海四院之后的第三个在《中国医学人文》杂志刊登文章的项目。


这期与大家分享北达博雅医务社工服务中的一个故事。

微信图片_20211210153417.jpg

作为一名在妇幼保健院服务的医务社工,我日常会接触到不同类别的“母亲”,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产区里慌张无措的脸孔。她们当初身怀六甲,或为爱情的奋不顾身,或因世俗的理所当然,未曾想当怀胎数月之后,婴儿呱呱坠地之时,历经生产后的她们如同一只只惊弓之鸟,慌觉自己的人生从此不同。身处这温馨产区,哀愁的她们却似走错片场,与众多慈爱眉眼相比,是这般地格格不入。


外地户籍24岁的肖敏(化名)因胎儿早产入院时无人陪伴,引起产区护士长的格外关注,护士长马上联系了医务社工,希望医务社工进行介入。在进入病房前护士给我套上了长袖的防护服、乳胶手套还有一次性的卫生帽,因为肖敏是个梅毒患者。轻叩房门后,我迈进粉红色的病房,两人间只安排她一个住。只见她躺在床上看手机,身型纤细,披散着一头浅黄挑染着白的长发,被子随意搭身上。


自我介绍后,经由一问一答闲话家常的方式,我渐渐勾勒对肖敏的初步形象:一个外省女子为一段无疾而终的爱情留下了一个纪念品。她本意是来引产,未曾想破水诞下胎儿。和其他单独待产的单身女子一样,她宣称已经删除前男友的所有联系方式,而且提起这个男人时面无表情寥寥几句,一副人间不值得的样子。直到新生儿科的医生拿了一堆单子进来,解释后让肖敏签字,她问了几句话稍作思考,在某几项治疗单写下“放弃”时,泪水悄悄涌上她的眼眶,她抬起手肘擦了擦眼泪。

微信图片_20211210153534.jpg


医务社工日常:在病房跟进个案


她无法负担这些治疗费用。医生走后她恢复了淡然的面情,我把关注点放她本人上,表达了对她为难的理解,既有对她身体康复的关怀,也有对她日后独力照料婴儿的忧虑,意欲促使她思考自己的现状,协助她挖掘社会支持。即使我再三表达可以协助她去沟通,她也只说万万不可让家乡的亲人知道,也不想让这边的朋友知道。


最终肖敏向我表达了想要送养孩子的想法,确实,一开始她就没打算喂母乳。查阅资料后我把《收养法》的条文简单告知她,让她知道不管于法于私,孩子的生父都有权知悉孩子的存在,鼓励她和孩子的生父联系。种种迹象让我觉得她对这个突然需要养育的婴孩并不太在意,我想如果联系上孩子生父,说不定会有转机。而她倔强地认为对方是不会接受这个孩子的,并决定出院时带走孩子,即使孩子可能因早产发育不全仍有一定风险。而这确实是监护人的权利,我和科室的医护人员沟通,她们也担心孩子的健康,但我们无能为力。


我一边关注她的出院时间,一边心里对这个孩子的命运也有很大的疑虑,他会否遭到遗弃或被疏忽照顾?忐忑的我们咨询儿童救助相关人士,同时很想转介到社区跟进,但她不愿意和社区的社工接触。获知她本人办理出院手续后,我马上赶到产科院区,在新生儿科外,见到了坐在科室外椅子上的肖敏。褪去病服的她戴了顶运动帽,穿了一件长及大腿的卫衣,刚好遮住短裤,一双有纹身的细腿裸露在外,正在等候孩子出院。想起梅毒我稍作犹豫,还是在她身旁的椅子坐下。这种感觉有点奇怪,毕竟,比起一个刚生完的产妇,她更像在等候电影开播的普通女孩。


彼时正是11月,我忍不住碎碎念:注意保暖,小心饮食,照顾好自己。同时了解到她出院后的短期打算是暂住一位异性朋友的出租屋,对其他亲友隐瞒。正当我为这对母子的未来苦苦思索而陷入短暂沉默时,她突然主动谈起家庭。或许,是感受到我一直以来对她的尊重和非批判吧。

微信图片_20211210153605.jpg



医务社工日常:和产科主任、护士长探讨服务


原来,她属于重组家庭,有母亲、继父、同母异父的弟弟。而她因从小一直被寄养在外公外婆家感到自己不受重视,最终在成年时,因无法忍受父母的婚姻安排,在订婚日惶然逃走,留给家人独自面对难堪。她说,最疼爱自己的外公因这件事病倒,送去ICU最终还是无力回天。


即使她是如此平静地描述,我还是捕捉到了遗憾和懊恼。我安慰她:“看得出来你是个重感情的人,外公的离去对你而言是很难受的。但这件事的发生也有其他原因......外公那么疼你,他一定希望你能疼爱自己,过得幸福。”她点了下头。


她的述说也证实了我一开始的猜想,即使初见时她说和家人关系很好,我在心里还是猜疑过她可能因家人一直以来对她的不认同而选择孤身远离家乡并独力解决一切问题。不管日后怎样,此时此刻我在她身旁,竭尽全力去陪伴和协助,是我能给予的支持。


婴儿被护士抱出来了,个头确实很小,她无从下手。手续办完后,我抱起了婴孩,坐车跟随她和朋友一同到出租屋楼下,才交回她手中。过后几天,她通过微信不断地请教我喂养和洗澡的问题,我也询问了医院的护士,并且联系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定了上门探访的日期,和护士一同上门去看望这对母子。


看到她确实有学习喂养护理孩子,我心里的顾虑消除了大半,并在语言上肯定她的用心。当她询问我出生证的办理时,我想我可以放心了,当她想要给予这个孩子身份时,说明她真的有重视这个小生命。


两个月后的一天,她给我发来视频,我惊喜地发现,是她的母亲在帮婴孩洗澡。原来她最后还是把孩子带回家乡,和家人坦诚了。我关切地问她有无被责怪,她说肯定要承受一些,但自己真的无法独自带孩子。我欣赏她为了孩子敢于面对流言蜚语的勇气,也对他们表达了祝福。

微信图片_20211210153633.jpg



医务社工日常:与医生、护士陪伴小朋友过儿童节



 后 记 

一个未婚女子在无亲人陪伴下,初次产下婴儿,自己的人生尚且充满变数,还要为另一个生命负责,对谁来说,沉重都是大于喜悦的。面对迫在眼前经济的拮据,世俗的眼光,想要摆脱逃离这个意外也是情理之中。或许大部分人会觉得在没有规划时创造这个生命,在这个生命来临时选择逃避,是很自私的行为。


我们作为医务社工,需要用心去体会服务对象所面对的困境,不能急于用世俗的标尺去界定对方的行为,多关怀和体谅服务对象,通过言传身教的接纳令服务对象感受到,她是有被旁人接受的可能,从而为她日后向外寻求支持作下铺垫。


本次跟进中,社工也曾为孩子的命运感到焦虑,但并未忽略产妇的感受,反而因对产妇的重视和关顾获得产妇的信任,获悉她更多家庭经历,有助于进一步评估和辅导产妇,而对产妇的肯定和支持强化了她内心的“爱”,最终推动产妇作出了在社工看来“最好”的选择。正面文化的理念中提到“尊重与关怀是人的基本权利”,真诚待人,必有回应,最终产妇在灵性方面有更多自我觉察,引致行为的改变 。


小编感言:

爱情之殇、舐犊之情,关于生命,关于原生家庭,关于心灵疗愈......这个“她”,是科室病房里的一个代表。这个故事,是医务社工服务的一个缩影。

在人生的至暗阶段,有医务社工专业的支持和温暖的关怀,相信更多与“肖敏”(化名)类似经历的案主可以得到身心成长,迎来更美好的生活。

阳光照进过“Ta”们的生活,带来了明亮和温暖,未来的日子里“Ta”们定会有追光的勇气,也会在某个时刻成为一束照亮别人的阳光。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

供稿:番禺何贤医院项目

撰稿:郑妍、温冬宝

编辑:林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