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冬生:中国医务社工发展的推动者

2024-09-24 09:40

9月22日,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成立三十周年庆祝大会召开,会上发布了“三十年三十人”寻美广州市社会组织代表人物名单。广州市北达博雅社会工作资源中心总干事关冬生荣获“三十年三十人”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最美社会组织代表人物称号。

梦想初启:为困难患儿开生命通道

2014 年 3 月的一个夜晚,广州的街头灯火阑珊。在一家福利院的角落里,来自外省农村的一对父母正绝望地抹着泪,他们怀中抱着一个出生仅十几天的婴儿小莉莉。小莉莉上颚裂开下颌短小,双腿畸形,镇里的医生表示无法治疗,而高昂的治疗费用让这个家庭陷入了绝境。关冬生轻轻地将父亲拉到一边,坚定地说:“无论怎样,孩子都要救助,也总有办法的,我们一起想……”从那一刻起,关冬生就带领北达博雅社工团队踏上了一条充满挑战与希望的道路。他们历经十余年的探索,创新打造“社工+慈善+医疗机构+家庭+志愿组织+社区”六位一体整合型社会救助服务模式,带领团队链接救助资源超6千万元,帮助超3000户困难家庭。

关冬生的故事要从 2009 年说起。那一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他,与北大学长们共同创办了广州市北达博雅社会工作资源中心,并担任总干事一职。当时,中国的社会工作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关冬生和他的团队怀揣着梦想,开始了对社会工作的探索。他们将目光聚焦在“健康领域”,认定这是社会工作的重点。在接下来的 14 年里,关冬生带着社工走进医院,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社会支持,同时也在摸索着更好的大病救助方法。

探索前行:医务社工成长路

2012 年,北达博雅到广东省第一荣军医院开展医务社工服务。关冬生回忆道:“马洪路老师在 1989 年出任中国康复中心的社工部主任,团队有条件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先从民政系统医院起步,再转到卫生系统。”目前北达博雅的医务社工项目已经从广州、佛山、中山拓展到了珠海、茂名、重庆、武汉等地,有近二十个医务社工项目。

在开展医务社工服务的过程中,关冬生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尽管当时社会不乏专注救助重症患儿的基金会,但患者家庭求助渠道少,无专人指引;另一方面,基金会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全流程跟踪患者的状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关冬生决定将医务社工的服务内容延伸到大病救助。他经过一年的筹划,为机构打造了一个完整的大病救助流程:基金会筹集爱心,而社工则走进医院为患者做好万全准备,并及时反馈给基金会。这一合作模式撬动了包括基金会、腾讯乐捐、政府公益创投、医院、公益组织等多方的资源。

引领赋能:推动医务社工发展

2022 年,关冬生由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聘任为医务社工专委会总干事,在全国层面推进中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成效显著。为了给一线医务社会工作者创造科研和学习的机会,提供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的平台,关冬生在医专委平台致力于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路径,开展全国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技能大赛,连续两年推动医务社会工作研究课题立项工作,每年开展多场学术会议与行业交流活动,从而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促进中国医务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


他积极参与和推进国家层面政策制定与标准制定,主持《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指南》国家标准起草,参与《安宁疗护社会工作服务指南》国家标准起草,主持包括联合国儿基会资助、民政部委托的全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报告课题等近 10 项调研课题。他带领同行总结中国特色医务社工实践经验,开展 10 余场医务社工论坛,担任《2021 - 2022 中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报告》蓝皮书等 3 本专业图书的主编或副主编。此外,关冬生代表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出席“中法社会工作服务研讨会”、亚太地区社会工作区域联合会议等国际盛会,推动医务社工的“中国经验”走向世界,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工作领域的影响力。

感恩展望:坚守初心向未来

回顾自己在广州社会组织发展中的历程,关冬生感慨万千,他十分感激那些在困难时期给予支持、鼓励的个人和单位。关冬生表示,北达博雅当年取名就定位为“资源中心”,希望为行业、专业发展作出探索和贡献。目前机构的社区、医务和企业社会工作三大实务品牌,为产业链、行业生态圈的形成做更多的推动。

展望未来,关冬生充满信心。他表示,将继续坚守初心,带领团队为推动中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贡献力量。他希望通过建立数据库,将北达博雅过去 14 年的医疗服务经验系统总结,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救助服务。同时,他也期待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医务社工事业,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社工行业的“生态圈”建设做出更多的贡献,让更多有需要的人得到帮助。

供稿:品牌运营组